上一页|1|
/1页

主题:谁来为成都房地产当记者?

发表于2006-10-13
[B]之所以想起写这篇文章,一来是当年“中国二十地产名记”北派代表陈大阳老师与南派代表蔡照明老师就“谁来为中国地产当记者”的一场争论对市场和本人所造成的“记忆综合症”;一来是回成都以来,对成都媒体对于房地产市场的种种姿态实在是让我有了写这篇文章的冲动。但愿此番冲动不是“魔鬼”,也许会引发媒体朋友的“口诛笔伐”,也许会遭遇本土知名房地产记者的“冷嘲热讽”,种种回应都是将表明对这个问题的关注,自我就满足了,最主要的是广大购房网友阅读后的同感。

“记者”的悲哀

“哦媒体的嗦。找我啥子事……哦明白了,来找我不就是拉点广告。”从某成都开发商口里发出的信息,昭示着我们成都传媒的一种集体悲哀:在市场集体走向卖方的语境下,我们媒体的作用已经弱化为开发商最低级的利用工具,而我们的记者也在利益驱使下轮为发展商任意使唤的“私属角色”,媒体对市场的舆论及导向已经完全在利益的驱使下偏向了发展商,这与其说是“记者”的悲哀,不如说是整个舆论的悲哀;这与其说是发展商的集体胜利,不如说是发展商与媒体“沆瀣一气”对成都普通置业群体意识的“集体强奸”。
回想当年关于“谁来为中国地产当记者”的那场争论,其争论的焦点就在于北派陈大阳认为在当时房地产记者叱咤风云的深圳,由于利益的驱使使得某些记者已经丧失了职业道德,成为开发商利用的工具,所以他认为当时的深圳地产界没有合格的记者,即便是在当时享誉全国的蔡照明。也许在当时难以判断当时深圳房地产行业的记者是否就像陈大阳老师所说的那样一个都不合格,但到今天从深圳房地产健康的发展态势看,蔡照明老师对陈大阳老师的回应:“我为一些城市作过城区土地包装宣传,我很成功的一条思路是,"给土地一个灵魂,并一起出卖"。因为有了灵魂,所以土地会卖出个好价。我的高价是因为出卖了我的"灵魂"?或者客气点,是"给自己一个品牌,并一起出卖"?当然我还不会这么下作,也还没有这份故意。其实很长一段时间我怀疑过,我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内疚过;我的文章曾长期不敢署自己的名字。直到有一天想通。我找到的理由是,我依然正义,不过以前我是为消费者代言;现在的正义逻辑是,报社收了人家的广告费,就要负责地把楼卖出去。立场变了,就是站在的位置不同了,文字的功能发生变化。”仿佛又为我们服务于开发商找到了某种依据。
但性质相同,其手法不同,记者角色的饱满度也就自然存在差别。这几天反复阅读本地媒体对于房地产市场及单个项目的包装宣传,在新闻上目前依然停留在传统路线(对已然发生的事件进行适时和事实报道),但对于房地产类的新闻报道应该走前瞻性的报道路线(报道明天即将发生的事件),这在北京、上海均已经得到很好地体现;在单个项目的包装宣传上依然停留在“抄袭式的”、“浅尝辄止式的”包装手法上,很少能见到将一个项目的特性融入到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城市区域特性等层面的包装宣传,一味地以“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极其低俗的方式推销发展商的住宅,所以这么多年来成都并未走出真正的品牌开发企业,这么多年购房者对于购房的基本知识还是如此的匮乏,这么多年媒体都只能围着开发商团团转。
在深圳手法恰恰相反,我们一直坚持两个市场的观念,一方面我们的新闻有两个立足点:其一立足引领未来城区发展;其二立足置业者最真实购买意愿的表达;而另一方面我们单个项目的包装宣传也有两个立足点:其一立足区域价值;其二吃透项目秉性;所以首先是置业层面对于报社的报道相当信任,因为我们可以让他们通过我们的报道看到、学到他们想获取的价值信息。同时由于我们对项目所采取的手段使得开发商只能围着我们转,在这样一种态势下,即使我们为了利益也不至于丧失了基本中立的立场。所以深圳特区报地产部在2003年被国家建设部评为“中国房地产传媒推动贡献力”的特殊奖项,更重要的在于通过我们的手法使置业者买到了价真货实的优质住宅。
同样是在利益驱使下做房地产的报道及经营,深圳的地产记者角色是相当饱满的。
记者不应该悲哀
真正的记者是不会也不应该悲哀的,面对这么一个蓬勃发展的市场,我们的记者应该有大量的新闻可以做,也有大量的经营可以做,而目前最主要的是我们被一些“自以为是”的报道封闭了思维,为一些能分享开发商“蝇头小利”的包装宣传而沾沾自喜。
就像当年陈大阳老师所讲的:“谁都能来为中国地产当记者。但其中有个分辨处:这要看他自己明白不明白他干的是什么,盗亦有道,还得对得起自己。只要过了"对得起自己"这个底线,那就百无禁忌、谁都能来了。”换句话说,谁都能为成都房地产当记者,只要你时刻保持新闻的立场,发扬“香港娱记”的精神,我想也就不至于出现所谓的“成都本地媒体不敢报道的金牛3055亩土地交易”的笑谈。同时深入吃透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发展商产品的秉性,以独特的包装报道为买卖双方搭建信息对话平台,这样也就不会出现“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式的低级手法,从而可以提高在整个市场的话语地位。在卖方主语市场的态势下,我们的记者更应坚持自我的角色,这样才能推动市场和谐、健康的发展。


[/B]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