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抢地盘来的都是腕儿 成都土地市场回暖迹象明显

发表于2005-12-27
房地产的开发从某种意义上是从土地争夺开始的,当土地交易逐渐透明化,关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基本是以土根为基调的,但是,当土地的稀缺再次因为放量的问题凸现得更加严重时,围绕在市场面的土地问题就变得不那么单纯了。但是年中以后,前后对比,成都土地市场迅速回暖迹象明显。 

关键数字

■来自中原地产的数据显示,2005年6~11月成都市土地市场:公开拍卖挂牌土地42宗;供应量为1829.13亩;其中土地一级市场供应量为1414.8亩,拍卖出让30宗,挂牌出让6宗;土地二级市场转让共计6宗,供应量为414.34亩,其中拍卖转让2宗,挂牌转让4宗。

■来自尺度地产的数据显示,新政实施前1~5月土地单价为172万元/亩,楼面地价为1291元/平方米,新政实施后6~11月土地单价上涨到每亩232万元,楼面地价上涨到1343元/平方米,成都土地价格仍保持了上涨的趋势。新政实施以来,成都土地市场共计成交面积达到2063.81亩。

亮点1:东大街11号高调面市

2005年6、7月间,在国内众多媒体上都能看到一则由成都市国土资源局发布的广告。东大街11号地块被称为成都的“商住地王”,该地块的规划,决定了这块地将开发为成都市中心的地标性建筑。东大街11号地块的规划指标从2004年的预公告到最后拍卖,一共有三次较大的修改。例如早先的方案上提出,建成后的建筑要设置沿街檐廊。有些开发商提出檐廊的设置不利于自己在建筑中发挥创造力、想象力。拍卖中心同众多的开发商和专家进行了交流,决定取消这种设计,并将盖章的新规划方案寄给众多地产公司。

亮点2:420厂土地影响城东格局

420地块的国土出让金交付要求是在2006年底预付75%,这对任何一家企业无疑都是不小的数目。此外,420厂土地采用的是“建成一片新厂,搬迁一片老厂”的模式。该地块的规划建设用地除了约83%的二类住宅用地外,还兼容商业金融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小学用地、幼儿园用地以及农贸市场用地。建成后将提供两万户家庭、5万~6万人口居住,成为成都有史以来容纳住户人数最多的小区。

亮点3:温江解冻,明年井喷

据来自温江国土局土地储备中心的消息,2005年温江总共拍卖了52宗、4400多亩土地,地价从年初的70多万每亩上涨到100多万每亩,涨幅超过了50%。明年,温江还将有2000多亩地走上市场,而价格肯定会再往上涨10%。这些数据说明了一个问题,明年将有大批的大规模、高档次的楼盘在温江拔地而起,而这种势头不会减弱,并且在2002~2003年成都城市总体规划里,温江成为了同时打造的六个城市组团之一。

亮点4:郫县发力,西区升温

郫县虽然起步较晚,但它有其他任何一个郊县都很难比拟的优势???土地资源。在郫县,随着旧城改造以及新城扩张的脚步加快,大片大片的土地已经被腾出用于建设开发,在如今成都市区已经是见缝插针的情况之下,郫县却有大量的价廉物美的土地待价而沽。9月25日,郫县推出待拍卖的2500亩土地。据称,这9块土地,总面积达到了2500亩,其中100亩以上的占了7块,面积最大的一块是海南顺风片区,该地块达700余亩。

预计5年内建成的地铁一号线斜穿高新区,5040亩的两河生态森林公园,政府规划中的多项市政配套,国际社区规划中的17万平方米国际金融机构、世界知名连锁酒店城市级公建和商业板块……一个全新的人文居住版块最迟在3~5年内将完美形成。

2006预言

值得注意的是,近来攀成钢3000亩沙河地块的公开招商,以及南部新区大源组团的规划接近尾声,将在“悄无声息”的运作中为明年的土地市场继续蓄势。2006年的温江无疑将热闹非凡,和记黄埔、华新国际、成都置信、蓝光、炎华置信、棠湖物业、宏信、远鸿、泰基、峰杭投资等众多开发商将第一次或再次扎根温江,而新来淘金的大鳄也排起了长队。“生活在温江”的理念,让温江更具生活气息。
上一页|1|
/1页